父母都疼爱自己的子女、想让自己的子女打扮得比别人漂亮。一些家长本身不愿落后于别人,孩子想要什么都尽量地满足。而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父母也能够为孩子提供了攀比的物质基础。
如今,不管是在小学还是大学,都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攀比心理。有的孩子比物质水平,如:看谁的衣服是名牌;看谁的铅笔盒高档;看谁带的钱多,花钱大方等。有的则比家庭条件,如:比谁家的房子大、装修档次高、父母当的官大、钱多、车子好;家中生活用品高档等。还有的比外表长相,比荣誉,比谁受老师的喜欢等。
儿童的这种攀比心理如果伴随着成长滋生下去,便会引发孩子的自卑感、虚荣心等多种不良心理出现,既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又会影响学习。对于幼儿和中小学生的不良攀比行为,家长和教师要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其进行纠正,从小注重培养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帮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促使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攀比心理的矫正
理性的分析生活,人们就会发现,其实终其一生,生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公正的,没有偏袒。人生是一个由起点到终点,短暂而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所拥有和承受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都是一样的、相等的。这既是自然赋予生命的规律,也是生活赋予人生的规律,只不过每个人享用、消受的方式不同,这不同的方式,便演绎出不同的人生。于是,有的人先苦后甜,有的人先甜后苦;有的人大喜大悲,有起有落,有的人安顺平和无惊无险;有的人家庭不和,但官运亨通,有的人夫妻恩爱,可事业受挫,有的人财路兴旺,但人气不盛;有的人俊美娇艳,却才疏德亏;有的人智慧超群,可相貌不恭。正如古人所说:“佳人而美姿容,才子而工著作,断不能永年者”。人间没有永远的赢家,也没有永远的输家,这犹如自然界中梅逊雪白,雪输梅香,长青之树无花,艳丽之花无果。
人不能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一个心理健全的人,偶尔感到不愉快、不舒畅,对一些过去的事惋惜和悲伤,这些都是正常的现象。但总的态度都应该是积极的,想得开,放得下,朝前看,从而才能从琐事的纠缠中超脱出来。如果对生活中发生的每件事都拿来和别人做个比较,既无必要,又败坏了生活的诗意。
- 上一篇:如何给孩子买到合适的玩具呢?
- 下一篇:孩子胆小怕事,父母教育方式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