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师生恋经常会在平静的校园里激荡起阵阵涟漪。尽管类似鲁迅与许广平等师生恋终成正果的例子也不少见,但更多的师生恋则是尝尽酸甜苦辣最终不了了之。
心理学专家认为,某种意义上来说,“恋师情结”也是种心理障碍,对于一些心智尚不完全成熟的青少年来说,需要专业人士为他们指点迷津。
学生易对老师产生移情
号称“校花”的少女菲菲身边不乏暗送秋波的男孩子,但她内心却喜欢着自己的语文老师,以至于每到语文课经常走神。
这位老师是中文系毕业的大才子,瘦瘦的个子,忧郁的表情,肚子里装满了雨果、斯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川端康成、海明威等名家的作品和故事,写得一手好诗,朗诵起来也是声情并茂,喜欢文学的菲菲和班级里另几名少女都被他吸引了,女孩子们甚至都喜欢找他单独请教,甚至为他而争风吃醋。
心理专家认为,当代青少年的性心理转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易将爱恋转移到年轻的异性老师身上。
因为师长是青少年首先熟悉、效仿的楷模,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往往会由尊敬、爱戴进而转向爱恋。然而爱上老师的学生往往又是惶恐不安的,假如他们得不到正确对待,便会走向极端,导致心理障碍或疾病。
暗恋老师导致抑郁迷惘
高一男生小可英语(论坛)成绩一直在班级下游,温柔秀美的英语老师天天单独开小灶为他补课,让小可的成绩突飞猛进。
与老师单独接触的时间长了,小可不知不觉从内心喜欢上了自己的英语老师。他喜欢老师微笑时翘起的嘴巴,喜欢她披散的长发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后来有一天,他忽然听到老师要与未婚夫结婚的消息,小可顿时感觉如雷轰顶,内心世界愈加迷惘和抑郁。
毫无疑问,在“恋师情结”中迷惑的青少年需要指点迷津,而教师的楷模作用、教育方式和青少年心理的理解是预防、解决他们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
青春期的困惑远不止这些,然而可以说这些是重要的、较常发生的困惑。假如家长、教师和青少年自身都注重学习基本的心理知识,进行正确的青春教育,包括接受性心理和性道德教育,将可能大大减少青春期的困惑。
恋师源于校园接触面窄
青少年学生轻易“恋师”的原因除了因为自己处于生理非凡时期外,跟在校园内接触面窄有一定的关系。
如正处情窦初开年龄的女生,身边围着的却都是一群傻头傻脑的幼稚小男生,受言情小说和影视剧的影响,她们无一例外幻想自己的白马王子是高大英俊有经济基础的成熟男子,可身处校园中,与社会的人少接触,自然就没有遇上。所以学校里的单身男老师就成为众多女生目光追随的对象。
对于年轻的男老师来说,大学毕业不久,刚开始自己的事业,就被年轻漂亮的女学生频频放电,这当然是件有面子的事情。心无杂念的男老师笑笑就过了,而不是很受得了诱惑或是还没有女朋友的男老师呢,就可能很受用,三番五次下来,就走到一起了。
身处青春期性意识萌发的阶段,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老师是很正常的,但假如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势必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甚至还可能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究竟老师们多数都已进入恋爱阶段,有自己的意中人,还有的已成家,有自己的配偶。因此,学生在此方面假如感觉不能自拔,应及早调适自己的心理。
多数“师生恋”不了了之
同“老少恋”一样,“师生恋”绝大多数不会有好的结局。这是因为少女此时的思想和情感尚处于幼稚不成熟的阶段,对老师的背景、性格等各方面缺乏了解和判别,多半是一时感情冲动,盲目性很大。
也许恋情来得的确热烈。但由于缺乏实在的基础,很难持久。加上读书时代谈恋爱轻易分散精力,影响学业。
一个很有发展前途的少女有可能由于和老师谈恋爱又不为四周的人接受,感情受到挫折而无心学习,使学习荒废,甚至辍学。
假如遇上老师已有家室,那么扮演不光彩的“第三者”角色,更是遭到家庭和学校反对、社会舆论谴责、老师妻子的怨恨,这几种压力会使她难于在社会上做人。
假如你的心灵深处也产生了对老师的崇敬、倾慕,那么请你珍惜,不要用非分的欲念和失误的行为去玷污它。
一旦师生友谊变为师生恋或越轨行为,也许就失去了它的美好与纯洁性。随之而来的则是无尽的尴尬和烦恼。
恋师学生需调节性心理
恋上老师的少男少女需要调节自己的性心理。首先应想到,老师再优秀,但究竟是老师,大多与自己是两代人;其次,还应明白,自己看到的究竟只是老师的一面,对老师的全部并不了解。
青少年男女正常的异性交往对性心理的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假如与多个异性同学保持友谊关系,就能更客观地看待对方,也能通过比较来明白异性真正的优点是什么。
这样的少年男女,心态比较平和,内心充实,精神生活比较丰富,不太轻易钻牛角尖。
反之,性格内向,朋友较少或根本没有朋友的人,轻易陷入对某个特定对象的情感之中,而且易走极端,不轻易从情感旋涡中走出来。
由此看来,让青少年学生意识到“恋师情结”的危害,为他们创造更多与异性交往的机会,鼓励男女同学间发展友谊,消除对异性的神秘感,对他们性心理的健康发育实在是有益而必须的。
- 上一篇:摆脱空虚无聊的方法
- 下一篇:做人不防来点阿Q精神